在向往外面的世界,知道张老爷子是个教授,人又和蔼可亲,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徐家来,听老爷子讲古。

忙碌的日子过得很快,等日历翻到正月二十五,张家众人才发现他们要赶紧往回赶了,不然张洋几个就赶不上开学了。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几个孩子都沉默了,张洋一个劲的嘀咕,“这么快就要回去了啊?我还没玩够呢。”他打心眼里不想回北京上学,上学有什么好的啊,整天听老师叽叽歪歪的,根本就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在小姑这儿呢。

“你还没玩够?那就别回去上学了。”老爷子悠悠的看了张洋一眼,把张洋看的心里直打哆嗦。话说自从到了临河村,张洋几个孩子可算是好了,整天都在外面疯玩,轻易不会着家的。每次吃饭都要家人去喊,就连张翩张然姐妹俩,都成了疯丫头,跟着几个男孩子整天上蹿下跳,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要不是他们还算有分寸,知道要帮着女儿女婿做事,张老爷子早就要给他们立家法了。

在老爷子看来,女孩子就该像外孙女徐长卿这样娴静,平日里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书、做做女红。

老爷子发话了,张洋可就不敢多说什么了。心里到底还是不乐意的。他们还打算过几天去后山做陷阱下套看看能不能逮到野兔子加餐呢。不过他们也知道上学的事情同样重要,家里人不可能让他们一直呆在小姑家不去学校上学的。

这种时候,徐定睿就不好说话了。不管说什么都不好接话啊,要是他说什么,别人指不定以为他不想妻子的娘家人继续待下去呢。不过他打心眼里赞成学业很重要。

倒是张敏好说话的多,直接问张老爷子,“爸,那我去盛家村问问林兄弟他们。林兄弟之前不是说要跟你们一起走的吗?”娘家人难得来一趟,她不是不想他们多呆些日子,不过孩子们还要上学,而他们一家不要多久就会去北京,到时候还是能一家团聚,她心里离别的伤感就淡去了很多。

对林志,张老爷子还是很有好感的,张敏这么一说,他便点头应道,“恩,那你去问问吧。要是一起走了,路上大家也有个照应。”

徐定睿刚想出门去找林志商量回北京的事情,就听到了老太太略带迟疑的话“小敏啊,女婿啊,你看我跟你爸他们回去又没事,我就在你们这儿多呆些日子吧,到时候等你们去北京上学了,我再跟你们一起回北京。”人老太太不愿意走了。在这会儿呆的多自在啊,没事就喊人推她出去找人串串门聊聊天,她才刚把整个村子的人认识的七七八八,才刚跟女儿一家的邻居赵大婶说着东加长西家短,实在不想回去。回去干啥?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她平时在家里除了能听听广播,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张敏一听就乐了,“行啊,妈,我还想您在我们这边多呆些日子呢。”

见女儿没意见,老太太又转过头来问张成儒的意见了。“老头子,你看怎么样?”话说结婚这么多年,除了当初老头子被□□住牛棚的日子,她还真没离开过老爷子的身边。这还是头一次呢。

自家老伴这话问的张成儒沉默了。半晌,他才哑着声音说道,“到时候再说吧。小敏,你们先去问问林志怎么说。”

“好,那我这就去找林志兄弟问问看。”老爷子吩咐了,徐定睿连忙应是,抬脚就要出门,还没走到门口,就听见略显熟悉的声音响起,“徐大哥,你要问我什么呀?”

众人循声望去,说曹操曹操到,这进门说话的这不是林志是谁。林志也不拐弯抹角,进了门稍稍跟众人打过招呼,就说明了来意。

原来林志一看今天是正月二十五了,他请的假期只到月底,再不赶回去就来不及了。想到在来的路上,无意间听说过张家几个孩子开学的日子就在月底,估计张家众人也要赶回北京,他就跟林强一家到了徐家,打算问问张老爷子的打算。只要张家众人想要跟他一起走,至于车票什么的,他会想办法搞定的。

“林叔叔,那林旻不跟您一起回去吗?”徐长卿见林旻拉着妹妹的手,一脸欢喜,有点好奇了。

林志挺喜欢文文静静的徐长卿的,见她一脸好奇,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耐着性子解释道,“林旻不跟我回去。他跟你一样,先在你们这边读书。他学籍的事情还没落实好,我先回去催催,等下半年再把他弄到北京读书。”

徐长卿了然的点点头。林旻还是要呆在他的养父母家啊,难怪听说要回北京,他没有像上次那样伤心呢。

“林志啊,这次回北京,能不能麻烦你带着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孙子孙女一起啊?我和你张婶还想在这边多呆些日子,等小敏他们进京再跟他们一起回去。”张老爷子也没办法啊。老伴跟着他这些年受了不少苦,难得有想要的,他实在不忍心拒绝。可要是真让老伴留下来,他根本就不放心啊。考虑了半天,想着反正年前他已经申请了退休,回北京也没什么事,他就决定跟老伴一起留下来吧,没事还可以教教村里的孩子们过过瘾。

张老爷子一番话说的众人都傻眼了。话说刚才老爷子不还说要回北京的吗?怎么一下子就改变主意了呢?

张溪立马就问了,“爷爷,你不跟我们一起回北京了吗?”

老爷子看了看张溪这个大孙子,语重心长的说,“张溪,你是咱们老张家的长孙,几个孩


状态提示:41.第 41 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