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63节 艺术、真理和生活细节
滩上。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做人如水”的话,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2.《诗经》全文欣赏

在写《诗经》的每首诗歌之前,我需要把自己内心的纠结和大家分享一下。对于《诗经》每首诗歌主旨的理解,不同的年代、不同人的见解是有不同的。《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这其中有很多的学者对诗歌的主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之间有时候还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诗人在创作一首诗歌的时候,感情一定是惟一的。诗人只是在表达他此刻的心情,他不会想到自己写的诗歌会成为经典,流传百世;他更不会想到,后人在理解他的诗歌主旨上出现了那么多的观点。

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解释方向,我想大概是因为后人结合了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又加上了自己的见解,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演绎出了一种比较说得通的观点。历史的大环境是一定的,诗歌的内容也是一定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在解释上就出现了区别。

我努力地阐述《诗经》,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大家清楚明白《诗经》到底是在写什么;为了增加它的可读性,我会尽量地让文章流畅起来。在解释诗歌的主旨问题上,我不会加入任何关于我的思考;当然我也不想再把一首诗歌的历代见解罗列一遍了,因为我感觉那样做其实和没写没有什么区别,再那么写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见解太多了,和没见解是一样的。

所以,我绞尽脑汁,决定从这个方向出发:根据诗歌的整体内容,确定一个公认度最高的主旨,在此基础上进行阐述,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会加入一些辅助性的文字,让行文更加的流畅。这样写的一个好处就是,可读性强,也方便了我们对于诗歌内容进行理解,能真切地让大家感觉到《诗经》离我们并不遥远。但是这样写,也有一个不好的结果,那就是我们在理解诗歌上,会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把整首诗歌的方向就定在那里了。

但是,根据诗歌的整体内容,结合历代学者的看法,确定一个公认度最高的主旨,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初步理解《诗经》的方法了。为了让大家读起来更顺畅,更容易理解,我目前只能这么写下去。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如果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深挖。

如果说《论语》的哲理性强,不太注重细节刻画的话,那么《诗经》就会带着我们领略一处又一处诗情画意的风景,那是一种自然纯洁而又真实的上古风景。置身其中,我们感受到的是通透和天然,还有一种回归的放逐感。


状态提示:第63节 艺术、真理和生活细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