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60年代开始的美利坚游戏帝国>第一百一十九章 民主五子棋

与难于上手难于精通的围棋不同,欧美人基本的五子棋玩法还是懂的。

何况这个年代桌游领域没有什么《龙与地下城》和《万智牌》这样的神物,中国的麻将也没流行开来。在课桌上作业本就能玩到的游戏,五子棋,美国人显然都玩过了

这个游戏与之前击球玩法不同的是,一些人只能投票上下,或者一些人只能控制左右。

而这种让玩家投票玩一个智力游戏的结果,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刚才的的《pong》游戏的测试,起码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在投票的情况下有意识的进行有一定精度范围的联合操作。

但是,如果是智力游戏呢?玩家的投票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所有人都想着这个足以让人兴奋的问题,然后开始了游戏。

……

这台《五子棋》的机器,是文奇造出来之后,进行重构完成之后的版本了。

使用的模式首先开始是不含“奖励点”的模式。

左边的区域首先拿到黑棋,开始移动。

这个移动的规则是,一半人控制上下,一半人控制左右。一旦停留在某个点上超过时间5秒,就算落子成功。

而移动的原则是,500人投票,必须要300或者300人以上在投票上下或者左右的任一一方的时候,才会移动。移动之后有2秒时间让玩家重新投票,2秒内收集到的效果不作数。

左边区域的人,一开始就非常有默契的,从屏幕左上角的光点飞速移动到中心区域。

但是,到了中心区域之后,这个光点位置就开始了左右移动上下的毫无规则的乱飞。如果不是这个光点总是有一个中心引力把飞出去的球又吸回来的话,这就是一个布朗运动了。

无头苍蝇一样串着的光点,不仅急坏了场上努力想让光点停下来的临时玩家,还把其他其他没有玩的玩家都等慌了。

2分钟过去之后,第一轮的五子棋,才停在中心天元位置的左下斜角处。

而拿着白棋的另外1000人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他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次一定要定在中心天元。结果,对方更惨,花了3分钟,停在了距离黑棋中间空了一格的右边区域。

……

第一盘棋行至中盘,虽然双方在落子上越来越清楚。但是因为白棋的失误,直接送给了黑棋一个明显的33机会。而33现在可不是什么禁手。于是左边的玩家兴奋了起来,想要努力把两个22中间插一点,不仅可以堵到对方的3连,也可以构成33杀招。

但是,没想到的是,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这光点愣是停在了偏离了一格的位置。

白棋的玩家转忧为喜,赶紧把自己的三连走成四连。然后黑棋被动的堵了一手,白棋接下来没有犯错,走出5连星拿下第一局。

右边的1000名玩家兴奋起来,毫不吝惜的嘲讽左边的玩家。

这没什么好辩解的,只能下一局复仇。

……

第二局。双方行棋质量已经完全有模有样了。

而令人震惊的是,因为5秒停留就落子的规定。

双方各自先后居然悟出了临时抱佛脚的“打将”!

双方的做法是这样的,在做出最终的决定之前,双方把棋子的代表光点先移动到一个没有棋子的角落,左右上下绕成一个最小的圈在跳,然后玩家则在光点跳跃的时候,就在思考下一步要怎么执行。

第二局,双方的过程已经打得非常精彩了。这已经是一个大学生等级的质量攻防战了,虽然这距离职业水准可能差非常远。

不提台下的2000名完全沉浸在游戏里面的观众,这件事震惊了其他的所有到场观战的人。

……

“罗格,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现在行棋结果的?

不说别的。这个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实验实在是太有趣了。说真的,我对现在他们的表现,已经完全傻掉了。虽然我们不懂什么五子棋,但是我们能看出来,他们投票玩游戏的表现,已经比一般人正常下棋的结果还要好了。”罗森与罗格在2楼的角落看着1楼大厅的演出。这两个大师级的心理学家并不喜欢出风头。

“你最好别说你跟我在这个视角上,没看清楚他们楼下的玩家反应。你问我的,不就是你想说的东西么?

首先,他们一开始是肯定找不到重心的。因为这种二维操作的游戏,一个人只能控制一个维度。控制左右的人,没法控制上下;反之亦然。

所以,他们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来适应这种操作模式。

而他们要怎么才能实现这种300票才能正常移动的模式的呢?

我们这个位置上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玩家,永远只保证一个状态。这样的前提是无论场面上发生任何事情都要相信他的队友才行。

这件事做到也不算太难,我猜是有一部分自认自己玩游戏差的玩家,主动退出了操作,然后让实力更强的玩家来扩大他的投票权。

这样,只要经过磨合之后,双方各自牺牲400名玩家左右,各自永久保持对立平衡状态就行。这样,剩下100人或者100人多一点就可以集体自由操纵了。他们会默契的在无交流下达成一个平衡的。而当他们在确定完成‘打将’之后,只要出现异常状况,他们就该知道怎么走下一步了。接着如果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选择的话,剩下100多人,自认自己实力特别强的,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操作起来就更坚决一点。实力自认不是强到过分的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九章 民主五子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