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红色苏联>第八百一十章 就是这么霸道

还有,今天加更一章,感谢这几天的打赏

柏林墙,是德国人心中的痛。

当年,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人是耻辱的,他们同仇敌忾,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将战火是激愤人心的,如果当初没有小胡子强横干涉战术指挥,没有一系列的错误的话,说不定,现在整个欧洲,都飘动着万字旗了。

小胡子最后还是失败了,作为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小胡子*了,而整个德国,也因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成为了罪人,罪人是没有发言权的,当在战争中亲密合作的东西方的部队,在柏林胜利会师之后,同时也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柏林被一分为二,整个德国被一分为二,德国的分裂开始了!

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在苏联扶植下的东德的民众,内心上的归属是渴望西方的,所以,他们不断地从东德,逃到了西德,而东德也就因此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52年起,东德关闭了两德的边境,只有东西柏林边界仍然开放。大批东德公民经西柏林前往西德及其他西方国家,造成大量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严重外流。比如,人力资源的流失带给东德的直接损失就高达上百亿美元,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造成东德造成了225亿马克的教育投资损失,而教授和其他知识分子的流失为东德的经济建设增加了困难。

为了减小损失,为了阻止东德人向西德逃跑,在苏联的授意下,一条横亘柏林的分割线形成了,这就是柏林墙!经过四次的修建,现在的柏林墙,已经变成了75型边境围墙,由ul12.11型支撑墙构件组成,每个构件高3.6米,宽1.2米。在上方放置了一条光滑的管道以使其难以攀爬。可以抵挡冲过栅栏的车辆撞击。

其实,这是狭义上的柏林墙,一百多公里,而广义上,在整个两德边界上,全部设立了分界线,所以,东德人想要从柏林墙旁边绕过去,是不可能的,不仅仅从柏林城市内无法过去,从整个东德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过去!

在柏林墙建立之后,还是有不少东德人想要闯过去,有驾驶汽车硬冲的,还有动用热气球的,各种方式都有,上演了一出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所以,只要在柏林墙上做文章,就能调动德国人的情绪!

西柏林,勃兰登堡门。

这里位于柏林的市中心,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历史上,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为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下令重新建造勃兰登堡门,才有了现在的构造。

这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砂岩建筑,仿照了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建筑风格。由12根各15米高、底部直径1.75米的多立克柱式立柱支撑着平顶,东西两侧各有6根爱奥尼柱式雕刻,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的通道略宽,是为王室成员通行设计的。

而这一天,天空晴朗,漂浮着朵朵白云,就在勃兰登堡门的前面,面对着柏林墙,摆起了几张桌子,桌子后面,已经坐满了西德高官,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此时正用一双不安的眼睛,看着徐徐地站到了防弹玻璃后面的话筒上的里根总统。

赫尔穆特在69年的时候,出任西德的国防部长,74年的时候,勃兰特总理辞职,赫尔穆特就成为了德国的新一任总理,一直到现在,按照计划,他会在今年年底退休,虽然到时候,终于可以轻松了,但是,现在德国局势的混乱,让他根本就无法安心下来。

而里根总统,亲自到德国访问,当然是为了有关马克结算石油的事情,对这件事,整个西德都是表示支持,甚至感恩戴德的!如果可以用马克来结算石油,那德国就可以节省下很多外汇来!他们就有能力改变现状,给社会福利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

但是,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妄想,美国人来这里,就是来给德国施加压力的!美国人才不会顾及德国的利益!必要的时候,美国人会毫不客气地用割羊毛的方式,通过掠夺德国的经济来让美国复苏!

本来说好的,今天召开正式会议,但是现在,里根却来到了这里!

里根到底要发表什么言论?而这个言论,又会给德国带来什么样的震动?此时坐在这里的赫尔穆特,心里带着些忐忑,就仿佛是考了零蛋回家的小学生一样。

周围有军警维持秩序,为了防止对面有狙击手偷袭,特意布置了防弹玻璃,一切都准备妥当,里根站在了话筒前面,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很喜欢这样的表演。

“赫尔穆特总理,迪普根市长,女士们、先生们。”里根的话,是很富有感染力的,通过扩音器,他的声音,在勃兰登堡门上空回响,传到了柏林墙对面,传到了整个柏林上空,随着无线电,也传遍了全世界!

“二十四年前,约翰-f-肯尼迪总统访问了柏林,在市政厅里面对这个城市以及全世界的人民发表了讲话。在那之后,有两位总统访问了柏林。今天,我自己,也来到了你们的城市。我今天来到这里,是因为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我干什么,我还有个箱子在柏林。”里根继续说道:“我们今天这个集会,正在面向整个西欧和北美进行广播。我知道,在东面,人们也在看着、听着。对那些东欧的倾听者,我有一言相赠:我虽然没有和你们站在一起,但我也在对你们讲话,正如我是在对我面前的这些


状态提示:第八百一十章 就是这么霸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