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宋帝江山>68完颜亮
好,对于这次平叛的主力萧山也很是看重,便道:“什么事,你说吧!”

萧山道:“此次平乱,本是周,金两位将军率军,末将只是帮忙的。虽然中途出了点小意外,但若非两位将军及时赶到,也不会进行的这么顺利。末将不敢居功,更不敢要任何封赏,且我与两位将军已经结义金兰,当小弟的也不敢和哥哥们争功劳。还请统制上表朝廷的时候,不要提及末将的姓名。”

当初萧山前来投奔的时候,已经对邵宏渊将情况说明,现在提出这个请求,邵宏渊自然知道是为了什么,点头应允。周金二人一开始以为上头要责罚自己兵溃,却没想到只是萧山一句话,顶头上司就将罪责变成了领功,他们只当萧山念及结义之情,所以要将功劳给自己,心中不免觉得萧山够义气,是真哥们。

等接风酒宴过后,萧山特意的留了下来,对邵宏渊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也是和虞允文在半路上商量好的事情:邵统制,这次收缴而来的俘虏,末将想要留下。

皇帝还不差饿兵,萧山忙活一场什么都不要,让邵宏渊心中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现在听说他要俘虏,便欣然答应:“这个好说,只是有一点比较麻烦!”

萧山十分恭敬的听邵宏渊说出到底是什么地方比较麻烦:他现在是部将,如果一下子多出五百手下,那就差不多有一千人了,萧山就会是正儿八经的将军,至少是镇江府带兵最多的部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手下三百人不起眼了;如果萧山想要这些人,又不想引起上面的注意,那这些俘虏只能算作黑户。

萧山听了半晌,总算是明白了邵宏渊的意思:这五百俘虏自己想要收编也没关系,但不能正式归入军籍。好处是自己手下有上千人,上面也不会知道,自然不会引起秦桧的注意,能够低调;坏处则是朝廷不会发放这些人的粮饷,这些人吃饭问题,需要萧山自己解决。

邵宏渊说完,便看着萧山,劝道:“萧山,你是韩相公的相识,呆在这里我尽可保你安全。你恐怕有所不知,当年韩相公手下只有三万兵马不到,却上报有五万人,知道是为什么吗?”

萧山从未听说过这件事,有些吃惊的看着邵宏渊。

邵宏渊道:“为了吃空饷啊!将来用钱的地方多着呢,绍兴七年的时候,官家曾经派人下来查,各处驻军都虚报过人数,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嗯,不对,唯有岳少保没有虚报过人数。可岳家军自己不仅屯田,还做生意买卖,饶是如此,也才勉强能够支撑兵饷粮草,一到战时,岳少保就要为粮草的事情头疼。依我看,你曾经当过普安郡王的侍读,也算是押了一宝,在我这里混个几年,等风头过了,必然能够受到提拔,不急在这一时,你又何必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萧山朝着邵宏渊深深鞠了一躬,道:“多谢统制厚爱,末将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人的粮食。”

邵宏渊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多说了,他们的住处我尚且可以解决,镇江府还有一些破旧的军服,和破损的兵器,可以借给你用一用,但肯定是不够的,你自己也要想办法补上缺口。另外,这件事情只有你我二人知道,所以军服兵器要尽快的弄成和其它兵丁一样的,不然上面追查下来,我就只能说新近投来的兵丁,还没来得及入册了。”

萧山谢过邵宏渊,又跟他说了几句之后,便转身告辞。

周宏金胜和虞允文三人早就在府邸外等着,见到萧山出来,便拖住他不放,要去和他再吃一杯酒,当做庆祝今日结义金兰。

萧山推脱不得,便和三人一同前行。镇江府虽比不得临安繁华,但也是江南重镇,南宋朝廷经营多年,街上酒肆茶馆甚多,街道上青石板铺地,不时传来小贩们的吆喝叫卖之声。萧山的意思是随便找个酒肆就得了,但周金二人却不应允,都说:“大哥做东,你还替他省钱做什么?”

萧山便不再说了,周金二人将萧山和虞允文带入镇江府一家最大的瓦舍中,要了二楼的隔间,又叫了两个妓-女作陪,一时酒菜上来,两个妓-女一个手执板牙,一个怀抱琵琶,唱了一曲柳永的《望海潮》。

虞允文倒是面不改色,周金二人乐在其中,萧山却有些不太自在起来,四人喝了一回酒后,周宏便首先说道:“听说大哥文采斐然,今日军中兄弟得知我认了这么个大哥,都羡慕非常呢!”

虞允文微微笑了笑,指着正在唱曲的那名妓-女道:“要说文采,柳三变在此,我可不敢自夸!”

萧山听到虞允文这样说,便去听那两名妓-女的唱词,只听的歌声婉转,宛若黄莺出谷,词也写的绝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沙堤,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萧山听到那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不由的起身,脸色微变。剩余三人都是一脸诧异的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反应奇怪。

却就在此时,忽听得隔壁有一人拍手鼓掌:“好词,江南风物,果真不同!”

萧山心中有着一股不能言喻的诡异之感,却正在这个时候,隔壁那人已经走了过来,朝着萧山四人笑道:“几位好兴致啊!”

萧山朝着那走过来的人看去,只见是位年轻的公子


状态提示:68完颜亮--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