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虎狼与羊>第三十九章 老管的前世今生

“你不认识,估计人现在不是在苏州桥就是在静安寺那片倒腾呢。”

杨伟自知失言,倒没往深里解释,对老管这个人感情挺复杂,很儒雅的一个人,又见过洋世面,偏偏一辈子横冲直撞,做的都是不入流的事,七八年看不到一点成长,一直在野蛮践踏证券期货市场,还被一帮捧臭脚的捧了个中国证券之父,也不知道可笑还是可悲。

老管是谁,该知道的都知道,老管为什么栽,直到后世,不知道老管自己想明白没有,反正是没几个人真正知道的,更多的人只是把目光集中在三二七的最后黑色八分钟。

其实,那是表象。

老管那样的不但栽是一定的,而且后世再出现老管这样的人,一样要栽,他几乎就是被捧杀的,脑袋上的帽子太重,该摘不摘反而最后让帽子压死,一点成长看不到。

1988年是什么年份,北京街头魔术拼缝倒腾出一批倒爷一批帮闲,上海倒腾国债倒腾出来一批后世的机构,深圳大街小巷一把凳子一个人手里拿厚厚一沓现金的个人银行,倒汇倒腾出来一批后世的地下钱庄,温州三五人一聚就是一间融资铺子,互相借钱折腾出后世一批民间贷款大拿,这真是一个魔幻的时代。

之前一年国库券进入流通交易领域,几个城市首先开启国库券自由买卖与兑换,在信息不对称的年代,这几乎就是给投机倒把的二道贩子们,准备的一场饕餮盛宴,只要有点小本钱,几百几千几万无所谓,有点眼光,可以看到里面的流通与不对称性,有点力气,能抗动装国库券的麻袋,有点胆略,敢守着一堆等同现金的麻袋穿州过府,汽车,火车,货机荤腥不忌。

当然,像杨百万那种胆小如鼠的草根也照样能干这种买卖,主要还是眼光,他是无数草根的代表,跑单帮的基本都是一个模式,他是其中的佼佼者,挺搞笑的一人,早请示晚汇报,怕死又怕穷。

老管当然是有这种眼光的,但不能高估他的眼光,他是机构的代表,机构与个人的差距不应该是体量,而是大局观与战略规划,行动的统筹安排。谁能想到机构会像一群非洲的鬣狗一样,整个一大号的二道贩子,除了体量大,与跑单帮的方式竟然惊人的雷同,完全就是倒买倒卖,利用差价从外地买入,然后到魔都抛售,完了。

老管的万国,海通与申银等等,包括地方商业银行全一个模式,一帮野蛮人,直到把证券期货市场玩垮为止,看不到任何成长,连大局观带技术,始终糙哥一群,冷酷到底。

这帮人跟美林的经营范畴差不多,但水平跟美林差八条街,一点大局观与战略规划没有,华尔街投行没有一家会拆华尔街的,但国内的机构就在疯狂拆自己的市场。

说来也是可怜,这个时代人太淳朴,国内真的没有金融人才,稀缺到可怜的地步,甚至券商的建议都能直接列入监管条例,这是资本世界的投行都要花大代价才敢想的事,而在这时的中国居然就可以做到,但是可惜的是,从业人员不懂得珍惜,拿着最好的条件拆自己。

华尔街投行不拆华尔街不是因为他们爱国,是因为北美金融市场是他们的猎食区,不但要小心爱护猎场,关心羊羔们的成长,时刻修剪篱笆,还要联合抵御外部野兽的入侵。

从88年开始的倒腾国库券,至95年三二七黑色八分钟宣判,老管栽就栽在,他一直没有成长上了,七年的时间,想不明白如此一个简单的道理,他的大局观与局限性,就是他必栽的原因,并非是因为第一桶金的来源问题,国家能等你七年,够意思了。

监管部门知道让你这样搞下去是不对的,但没有在金融领域阻止你继续野蛮玩下去的方法,一是真正的金融人才不够,二是大陆法系的法令法规是滞后的,有些要靠行业自觉,一看行业不自觉,干脆大令一下,搬砖去吧,双输。

结果是国家关闭证券期货市场损失国家威望,老管去搬砖失去人身自由,赢家呢?没有赢家。

美国也是一样的,辛普森杀妻开始是通过用钱打造的梦之队打赢了法庭代表队,但他没钱后在拉斯维加斯稍一犯错,对不起,前账后账一起算,几十年一起给你加上去,老实进去唱铁窗泪吧。

这也是为何杨伟要极力避免早期留下污点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国家机器是怎么回事,更见过美国式国家机器的恐怖,不会小清新的以为自己私下做点动作,国家什么都不知道。

其实,好消息是,中国也很早就有大数据系统,只不过没有美国玩的那么好,那么丧心病狂,中国的大数据在分析一项上早期是欠缺的,但国内大数据中的数据库系统是非常完善的,不比美国差。

完善到什么地步呢,不要说当兵政审那类的家访档案存档,人事履历存档了,即便是拿着台胞证回大陆探亲的人,你是台湾第几梯的兵,是谁,干什么的,干过什么,一清二楚。

所以,坏消息是,杨伟不会傻呵呵的以为自己倒腾个国库券国家不知道,别说他要操作的体量了,即使是民间倒腾的只要上了量,过线就进档了,公安与银监系统都有档案的。

国家只是假装不知道,之所以不惊动你,一是因为改革开放后,谁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连公安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具体政策会不会变,不知道该不该动,而不是动不了,只要想办,没办不了的人。

二是有种


状态提示:第三十九章 老管的前世今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