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宋忽悠>第一百零二章 还真把自己当个香饽饽了
是那么简单的。”李处能摇了摇头。犁惯了田的庄稼汉,饿了就能打虎了?果然是孩子,好吧,天才的孩子。天才的孩子也是孩子。

“不会为什么不学呢?”沃淩打破砂锅了。

“就算都学会了打猎,这里也没有那么多猎物。”李处能逐渐觉得,多嘴多舌其实是一种业障。

“那为什么不去北方打猎?”沃淩的印象中,江里的鱼,林中的兽,都是取之不竭,生生不息的。

“呃,背井离乡,也不是那么容易。”李处能觉得头大如斗。

“宁肯在家乡饿死?”沃淩很难理解李先生的答复。随着沃淩的发问,其他弟子也参与进来,各种疑惑闹哄哄的乱。

“都去了北方的话,北方的猎物也就不够了。”李处能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是思考过国计民生的,甚至颇有心得,要给小娃娃们讲清楚却难。

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就复杂化了呢?娃娃们的问题越来越多,李处能却回答得越来越没有自信,下意识地看向了于艮——阿布卡赫赫会怎么解答呢?

于艮却没有注意到这边的讨论式教学。街边有个吃摊,店小二正在热情地招揽顾客。于艮一行四十多人,明显是很有钱的大主顾嘛。

“香饽饽!香饽饽唻!”

后世中有句俚语,“还真把自己当个香饽饽了。”此语通常配合着白眼,无限鄙视。于艮对此是耳熟能详,熟到听而不闻——难道还真的有“香饽饽”这种东西?

这个可以有。白面为皮,皮薄馅大,半圆形带折——这是热乎乎的饺子?

“这位爷!来尝尝香饽饽,猪肉荠菜馅的!韭菜鸡蛋馅的!”店小二见于艮驻足,更加卖力地吆喝。

穿越至今,于艮还真是没想起饺子来,否则怎么也得和温蒂包了吃一回。当然,客观条件也是受限。盆奴里压根就没有面食,顶多是在肉粥中加一些植物种子。口感黏黏的,黄色小粒状的种子,于艮也不清楚后世里叫什么。而越里吉的农耕,则是以水稻为主。于艮没见过小麦,也没见过磨面的碾子。

面食倒是吃过,差不多是一种杂和面的饼子吧,商队带的干粮就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于艮也是当单身汉当惯了,自己琢磨着做饭吃,并不太擅长。往好里说一点,算是生活要求不高吧。除了遗憾于胡里改没有铁锅。

这里也没有铁锅。门口架着一个巨大的陶罐,烧得水花翻滚,很诱人的饺子汤哦!

“来来来!咱们尝一尝——香饽饽!”于艮抬腿迈进了饺子铺。

铺子里面七八张粗笨方桌,店门口也摆了四五张。已经有三桌客人吃得热火朝天的,其中一桌还在边吃边喝——饺子就酒,越吃越有……

于艮恍然间回到了后世一般,特别是大学时代,饺子店差不多就是这个模样。

一行四十多人进来,店里店外的桌子全部占满。有大生意上门,几个妇人飞快地擀皮剁馅,现包现煮。先煮出来的,当然是沃淩享用,从表情看就知道好吃,吹吹打打忙得很。温蒂则在观察妇人们挤饺子的动作,莫非是在学习?

原来香饽饽就是饺子,味道很不错哦!于艮吃的是第二盘,还没吃几个,却听见隔壁桌的话题有点意思。

“兄弟我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啊!连续五个晴天霹雳,大半个元兴关没了啊!据说是高丽主上失德,天降罪愆。也有说是奸贼当道,天怒人怨的……”

隔壁桌就是喝酒的那一桌,坐了四个人,都是掌柜或者伙计打扮,貌似是三个人给一个人接风?元兴关又是什么东西?

呵呵,晴天霹雳这种事,最有意思了……穆逊和斡离不,已经发动了吗?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二章 还真把自己当个香饽饽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