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青春校园>美梦设计师>第419章:永不沉没的客轮
公司的命名传统,三艘船在名词后加上后缀“-ic”,依次是:奥林匹克号(r,有传言指该船在1912年前名为“r”,翻译过来应当是“巨人号”,但白星航运公司对此始终持否认态度。

该传言的依据是于北爱尔兰公共档案局的一份馆藏文件,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只是文件作者的笔误,亦或是私下里起的代号),由于它们也运送邮件,因此船名也加上了“皇家邮轮”(royal s)的前缀。

由于泰坦尼克号船体尺寸太大——长达883英尺,哈伦?沃尔夫公司位于贝尔法斯特的船厂造船台显然不能同时开工三条船。他们决定先建造奥林匹克号和泰坦尼克号,等奥林匹克号下水之后再开工建造不列颠尼克号。

奥林匹克号于1908年12月16日在开工,泰坦尼克号则于次年的3月31日动工。

当时共有15000名工人参与了建造,由于造船过程本身便充满了风险,加之当时无论企业还是工人都没有认识到安全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人在建造过程中受伤甚至死亡。

仅在泰坦尼克号建造期间,便有246人受伤,其中28人重伤;6人在船台上因事故死亡,2人在工棚和加工场中死亡,1人在下水前被高空坠落的木头砸死。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号完成了装潢工作,chù_nǚ航最初被定在了3月20日。但奥林匹克号在1911年9月的那次倒霉的碰撞(与皇家海军的霍克号巡洋舰相撞)耽搁了泰坦尼克号的最后收工。

她的chù_nǚ航被安排在了4月10日。在此之前,还要在4月1日进行海上试航。

一切圆满。泰坦尼克号于3日抵达南安普敦港,停泊在41号锚地,等待10号那天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作为不愉快的小小插曲,由于南安普敦港煤炭工人罢工,加煤工作遇到了一点挫折。

i公司不想再推迟泰坦尼克号的chù_nǚ航,所以从公司所有停泊在南安普敦港的邮船煤舱里搜刮干净了所有的煤块。


状态提示:第419章:永不沉没的客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