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搅明>第四十八章李元是谁?

金秋九月,一阵寒风由北而下,处于南方的金陵城也感到了一阵寒意。街头没了光着膀子的游人,百姓也是都穿上了汉白短衫。

皇宫,朝堂之上。朱元璋高高在坐,百官恭敬站立两旁,已然在上朝,只是官员具低垂头颅过于安静了。

“……北伐军只冯胜西路军一路夺得意料之外的胜利,其余两路都失利,不知诸位大人可是有拿出主意来善后?”说着,朱元璋把一双如鹰般犀利的眼睛扫向了处于前列的胡惟庸。

北伐一事是朱元璋自己促成,要明面说起失利的事也是非常丢面儿的。但是为了之后所要交代的重要事情做铺垫,压一压这些文臣颇有些张扬的势力,这面子丢一回也罢。

如朱元璋所料文人众臣们确实为难了。北伐近一年金陵国库的粮钱抽调一空,虽然说时至秋日收获的时候也都到了,但也不能坐吃山空,今年吃完望明年不是?也不能确定这皇爷来年是不是会为泄愤再次开动北伐,他一向都是只看结果而不管底下官员累死累活的,完不成任务就受罚,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洪武初年,朝堂之上都还是些从朱元璋起家时就跟随的文武老臣,从吴王至大明皇帝,这几十年的时间早就把他的脾性给摸清楚了。见其脸色虽怒,但眼神清明,知道没有什么大事一些老臣也都眼观鼻鼻对口的静立在一旁。

相比于其余朝臣的平静,此时站立百官前列的丞相胡惟庸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有意无意的,朱元璋锐利的目光已经向他瞟过几次,知道前些时候刘彬一案自己太过出头,已经引起皇帝的忌惮,今日便是要敲打一下自己。

虽然可能会吃挂落,但胡惟庸是莫名松了一口气。这有处罚就好,他可不认为这威名赫赫的开国皇帝会是个聋子瞎子,没有一丝波动的沉默才是最可怕的。

心中有了一些主意,胡惟庸便出列回道:“全军将士出塞为国作战,立功多少与所得抚恤自然是会一一对比补上,不寒敢战将士之心。现下又是收获季节,待各地赋税缴上便可填补。”

有人出来拿了主意,朱元璋也就顺势点了点头说:“塞外苦寒,又已近冬不利大军作战,所以军队很快便会回师,既然如此,这一切琐事便由胡爱卿去劳心操办了。

说完了烦忧,我们就来说一说喜事。虽然北伐军因徐达中路军轻敌冒进失败,而造成此次北伐功绩平平,但所做结果也确实是重创了边境处北元势力,让其龟缩和林不敢轻易叩边。而这其中又有北平保卫战中四子朱棣与李元等人的坚持守城,鼓舞了北地边军抗敌之心。这功当赏,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虽然平白揽了一个包袱在身上,未免有些郁闷,但是该到奉承受宠的时候胡惟庸也是不为人之后的:“北平城能守住,四皇子自然功不可没。自古英雄出少年,自此一役可见殿下卓越军事。”

“朱棣当赏,而这李元自然也不能落下。其献出火药秘方,所以才能以少量兵力守住北平,让城中百姓免于灾祸。加上他在后方制作蜜腊供应李文忠大军后勤所需,又是大功一件。朕北伐当前见过他一面,当也是一勃勃少年,甚为喜爱。所以打算赏其男爵,加认义子。”

说完了话,朱元璋便是观看官员神态。听见他出人意料的话,百官哗然。

毕竟朱元璋立国起大肆封赏过群臣之后,近几年再没听过有人能够公开封爵的,更何况还是一个并无根基的平民小子,在北伐之前根本没有听过他的一丝名声。见着座上皇帝坚决的神色,百官都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他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虽然也不知这李元是谁,但是胡惟庸却是没有说出什么反对的理由。自一开始朱元璋便是利用北伐失利牵扯刘彬的案子封住了他的嘴,方才他又是大肆赞扬当赏,自然是不好改口的,所以并未出列。

胡惟庸不反对,没有带头人他身后大半个朝堂的官员没搞清楚事情之前也是不敢贸然出列。而那些言官御史也是出奇的安静,虽然他们的工作就是没事找事,但不代表他们就傻。见朱元璋脸色明显不对,谁也不会为这事去蹙他眉头,还是待看看形式再说。

官员们所想的都一样,北伐军回师的时间还早着,有的是时候弄清这李元到底是何方神圣,待弄清形式商议好策略之后再做最后决定。没人支持没人赞成,朝堂之上出奇的安静。

封李元一个男爵,再之后赏其闲散小官让他安度一生,也是报答了王妈于自己的大恩。见没人反对,朱元璋也不再牵扯直接跳转到了另一个话题:“有功自然有过,那北平城中立下重罪的刘彬已押至金陵,不知众位爱卿觉得如何处置他是好?”

说实话对于刘彬这一个惹祸精,捅的篓子一次比一次大,胡惟庸还真是不想保他。但之前在朝堂上为其说过好话,也算是把他绑在了淮右文官的战车上,在朱元璋心中已经留下了印象,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之前有收到过刘彬秘密传来的信纸,让他尽量拖住判决时间。纵然心中万般不情愿,但胡惟庸还是再次出列禀报道:“如此大事也不能听信一面之词,要想他虽为布政使之职,也不敢私自授杀卿犯,弃北平城而不守。其中必有隐情,还请陛下差人至北平查证之后再为判决,也好还天下一个公正。”

虽然有心反驳证据确凿还要什么公证,但是自胡惟庸跪下后一摞串的官员附议,在朱元璋


状态提示:第四十八章李元是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