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吾生于大明1600>232章 战前
纪,斩逃将,造战车,治火器,挖沟濠,筑城池,种种措施让辽东百姓感受到了政府的存在,所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辽东罕见的快速稳定下来。

然而熊廷弼毕竟是一介文人,未经战阵,缺乏军人的勇武,除了恢复以外,他似乎也干不了别的。要知道,在战场上,进攻比防守难度要大的多,可以说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普通的人,只要有人有钱有枪,就可以做好防守。可是要谋划进攻,没有较强的军事才能,是干不了的。

进攻是有风险的,容易出错,防守却四平八稳,很难挑出毛病。人们总是指责那些战败的将军,而对那些没有作为,也没有犯错的将军确大加赞赏,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明智的。

古往今来,存在这样一个误区:工作做的越多,犯的错误也越多,遭到的指责也越多。不干工作的,什么错也不会犯,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指责。这样一来,谁还敢干工作呢?尤其是那些难度大,风险高的工作,出错的可能性也大,更是无人敢于问津了。也这个误区,在杨镐战败之后,被无限的放大,熊廷弼也不例外的落入这个圈套里。

他深深的认为战场上不打仗就不会吃败仗,只要自己不吃败仗守住沈阳也就意味着不会犯错,因此,熊廷弼内心更愿意防守而不想进攻。

作为辽东经略,熊廷弼在上任之时,最侧重的依旧是经略防守,而不是不经略进攻。熊廷弼提出整兵十八万的计划,但却不是用于进攻,而是将这十八万人撒了芝麻盐,将他们派往在清河、抚顺、柴河、三岔儿、镇江布防,毫无厚集兵力,与敌决战的打算。

众所周知防守的一方所承受的压力的是及其巨大的,一是布防必须面面俱到,这样才不会给敌人可乘之机;二是防守方,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基本掌握不了战争的主动权,只能被动挨打,而一打败仗前方和后方的压力是巨大的,而现在熊廷弼就面临这个难题,防守消耗实在是过于巨大,给朝廷增加了很大负担,他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却没有打一个像样的仗,反倒是后金那边频频派兵骚扰劫掠。要知道,朝廷花钱不是让你与敌人和平共处的,受到弹劾,再所难免。

在他上任不久就被朝廷上的言官弹劾,雪片般奏折堆积在龙台之上,好在此时的万历身体虽然出现了大问题,但脑子还是清醒的,还是放权给熊廷弼继续干,让他继续布置辽东防线,只不过他只怕也不知道,一味的防守并不能保住辽东。

不过在这般巨大的压力之下,熊廷弼还是必须有所作为的,虽然此时努尔哈赤正率领大军进攻叶赫部,准备完成女真一族的真正统一,熊廷弼前方的压力难得的小了下来。但熊廷弼已经不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去骚扰后金。

一是现在的明军大部分都是未经战阵的新手,而且还没有完全的磨合,贸然的去骚扰后金怕会出问题;二是萨尔浒一战,十万明军精锐覆灭,真的太让人有阴影了。熊廷弼以前担任过辽东经略,对于军事还是有些心得的,萨尔浒的明军真的是明朝的精锐,而后金如此轻易的战胜了这十万明军,他心中对于后金的战力高估了太多太多。

也不只是他,整个辽东的明军此时都患上了程度不一的恐金症,大面积的出现怯战的情况,而熊廷弼现在以防守为主的政策,则加重了明军的士气衰弱,尤其在第一线,后金常常以小规模的部队,在明军境内劫掠,但明军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后金押着辽东百姓扬武耀威的回到自己的地盘,这种打击是想到的致命的,尤其是对辽东本土的士兵来说,这些百姓中可能有不少是他们的亲人,而自己却不能救他们,这种内心的谴责和煎熬,士气能高了才怪,这怕是熊廷弼他自己也想不到的。、

不过虽然他不敢对后金展开正面的进攻,但是对于突然出现在辽东沿海附近的“后金兵”可是难得的上了心,毕竟这群后金兵竟然敢跑到如此的大后方来劫掠百姓,而且人数不过几千,他心中甚至认为后金也太狂妄了些,这可是真正的明军大后方,难不成他们以为援军会从天上飞过来支援他们。

面对这只“落单”后金军队,熊廷弼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这可是自己堵上朝中那些“言官”和政敌的好机会,他做事也是果断,得知这种情况后,就从沈阳派出一队5000人的精兵,并要求沿途的军队给予配合,分润一些部队,组成一只人数达一万多人的军队,企图一口气吃掉这批“后金军队”,这样一来自己就有拿的出手的战绩,到时无论前方还是背后的压力可以下降许多。

不过他却是不知,这只军队并不是后金方面的,而是李忠扮演的后金军队过来劫掠人口的。

面对这从天而来的黑锅李忠正的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李忠虽然现在是一名副其实的师长,带着稳稳的大校军衔,这次任务成功后,可能会成为陆军中第二个带上将星的人。

但此时李忠手中却只有不足三千人的军队,这到也怪不得他,辽东实在太大了,虽然刘玉波还派来了一个团(2000步兵加二千骑兵,这已经是极限了,现在除了吕宋外,那怕是本土也只保留一小部分的主力,其余都是新兵蛋子),加上济州岛上的一个师(八千汉军还有两千归化的朝鲜军),库页岛上抽调过来的1500人,李忠手下一共有15500人,几乎是整个陆军的一半的家当了。

但是因为


状态提示:232章 战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