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大明狂潮>63 庞大阵势
一拍,轻声道:“萧某相信毛公子!”

幸好,随在那艘被称作是宝船的巨船之后清晰起来的船只,除了几十艘四桅大福船外,就都是一些两桅或者三桅的福船,再没有如宝船那样的大船出现。

不过即便是如此,看见徽帮如此阵势的众人,随着那些大船越来越近的距离,还是感觉到了越来越强烈的压迫感。

而随着习习海风而自东向西、面向定海卫上众人而涌动着的海浪,也好似在加重着这股压迫感。

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大的船体,密集的横队,竟是令这些在瞭望塔上观看着的众人,感到呼吸都有些不畅起来!

除了萧显和毛烈之外,丁湛、张四维以及几位定海卫千户的脸色,都是苍白如雪!

那几个人的双眼,都是目光涣散。

他们的身体,竟也都是呆若木鸡地僵硬着。

同样在瞭望塔上,负责吹响螺号、传递信息的瞭望手手中的海螺号,不知何时竟从手中脱落。幸好有一条绳子挂在瞭望手的脖子上,否则这只螺号就会从高高的瞭望塔上掉下,摔个粉身碎骨了!

就连徽帮大队船只随着海风接近定海卫,大型船只调整队形,将那条巨大宝船围在当中的队型转换动作,也没有让这几位呆立着的大明文官武将们有所动作。

而距离的接近,也让毛烈对这次徽帮全体出动而来的船只们,有了一个非常清晰直观的认识!

两桅福船,算是毛烈小时候随父兄上双屿岛时常见的船型。其长有二十到二十五步左右,其宽为四到六步,长宽比为四比一或者五比一,是中国航海史中一款典型的载货型海船。

别看这些数量约为两百艘的两桅福船是徽帮大队中船型最小的船只,可是他们的尺寸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也有着三十到三十七米的长度、六到十米的宽度。那两根桅杆,也都是高达三十米的高度、足足有十层楼那么高。再加上船体本身的高度,一条两桅福船,就有着三四十米长、三十多米高的庞大体型了!

而三桅福船的尺寸,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那就是一个长四十到六十米,宽十到十五米,高四十到五十米的庞然大物!

四桅福船,更是五十到八十米长,二十米宽,五十到八十米高的庞大实物了!这么大的船型,却已经是建造福船时所用的松、杉等木料的极限了,难怪是福船之中的最大船型了。

而那条宝船,其长度足足有百步也就是一百五十米左右,宽度最少有二十步也就是三十米。六根粗大高耸、看起来一般高度的桅杆,看起来也最少都有八十米之高!

人在这些巨大船只的对比之下,自然是显得非常的渺小起来。

难怪张四维等习惯了明军十几米不到二十米长的苍山船后,在最少三十米长度的大船面前如此的失态。

虽然系统中的那些资料对中国古代木船的形状尺寸、建造材料、工艺等记载的非常清楚、令毛烈知之甚祥,但是这种知道却只是纸面上的知道。真正看到实物的时候,那种足以遮盖天地的庞大气势,却是任何纸面文字都无法表述出来的!

现在的毛烈,也只能是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说不出话来。

只是,毛烈的神态表情没有丁湛、张四维他们那样地不堪罢了。

随着一声洪亮的螺号声响起,徽帮簇拥着宝船而形成的圆形阵势中,那些四桅、三桅福船和宝船,几乎是同时开始了降帆减速的动作。

随着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船只加班上的人影跑动,巨大的石碇被一一放入海水之中。

徽帮大队,全部抵达了舟山岛海域!

圆形阵势的周围,那些两桅福船开始了绕圈游弋。

一条悬挂着火红色五峰旗帜的两桅福船,则是船头直直向着定海卫码头的方向驶了过来。


状态提示:63 庞大阵势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