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穿越重生>大明领主>第六百一十章 主战场

在田斌这边其实打的比田显更加辛苦。

他这边的武器装备其实并不比多隆那边的武器装备更有优势,因为大家都是从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出来的,清军这个大家庭里面的武器装备是从洪承畴哪里要来的,洪承畴属于清朝,自从他的兵工厂成功的仿制了华夏军的金改1火绳枪以后,多尔衮就把他的兵工厂的大部分骨干工匠都调走了,在燕京成立了一个衙门。

但这个衙门绝对没有冯铨治理下的衙门高效和严于律己,很多人都是一些大清王爷安排进来做工的家丁,是为了掌握这一份财源,是的越是穷的人,从一个寒冷的地方过来的人,越是贪婪,这些王爷们派遣的人进入这个衙门不断的压榨那些工匠们,工匠们已经从一个洪承畴哪里极为看重的工匠,变为了王爷们的奴隶。

这个衙门从一个努力上进的衙门变成了明朝时期的烂到根子上的钱袋子,各种制度在这些王爷们特权阶层面前形同虚设,于是各种偷工减料,各种消极怠工,以及工匠们敝帚自珍的戏码不断上演,几年之后已经变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明朝工坊,顺治接掌以后,虽然经过整顿,可也没有多少起色。

工匠们没有再开发新的武器装备,而是吃老本,给上官打造一两把精致的火枪还是很好的,质量善可,但给大兵们用的火器,也就比明朝的火铳,清朝的鸟铳更加好一点,相当于金改1开始一些时候的版本,最多能达到0.6以上的版本,根本打不到洪承畴交给他们的时候的0.8版本的质量,而洪承畴这边因为一直是冯铨管理,所以质量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到了这几年已经开发出了相当于1.2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这比华夏军的火绳枪金改1版本还要高。

虽然是微小的改进,可以也比华夏军早已停产的金改1火绳枪要好多了,至少少了一道工序,质量提高到了五百发无故障的地步,射程也远了十米,但比起华夏军金改2火绳枪的便捷来说,还是远远不如,但这样的版本洪承畴是不会给顺治的,他自己只是少量打造,工匠们也早已把工厂搬到了扬州府一处偏僻的山里,少量生产,悄悄装备精锐部队。

这点洪承畴依然跟随着华夏军的脚步。

这样的原因使得田斌他们使用的武器质量低劣,因为是禁军,能拿到0.8版本的好的金改1火绳枪,不过因为事情发生的唐突,所以他们还是大量的抄走了清军储藏在库房里面的0.6,0.5,甚至是0.1版本的快和清军的鸟枪差不多的火绳枪了。

一路上战斗过来,质量好的火绳枪已经损失不少,到如今他们手里的火绳枪大都是0.6版本的火绳枪了,这种版本的火绳枪也不保险,子弹打的多了,枪管过热是会爆炸的,损坏不少火绳枪,他们同多隆的两个新军作战的第二天,平均装备的火绳枪的已经大都是0.6,0.5版本的火绳枪了,只有千杆火绳枪为0.8版本的金改1火绳枪了。

完完整整的金改1火绳枪不足200杆,所以面对同样是差不多装备的多隆的清军新军他们的武器优势已经变得微乎其微了。

这样造成了他们难以在兵力少的情况下,很快击溃多隆的部队的原因。

多隆在跑了一万汉军旗,一万绿营兵,损失了五千骑兵的情况下,依然有三万五千兵马,加上被追回来的两千乡勇士兵,他们依然有三万七千兵马。

而田斌这边,伤兵满营,三万兵马第一天的战斗中损失了五千兵马,民夫逃走一千多,先锋军损失两千兵马,骑兵同多隆的骑兵的交战中损失一千五百兵马,兵力只有两万六千兵马,之后又拨给田显两千民夫,一千骑兵,使得他的骑兵只有一千多了,民夫只有八百不到。

两百骑兵守卫伤兵营,八百民夫只能放在营地里面,构筑工事和照料伤兵,之后田显把他们的伤兵和两百骑兵派了回来,伤兵营拥有二百步兵,两百火枪手,两百弓兵,四百骑兵,其他的都上战场不过两万三千兵力。

第一天的战斗大炮损毁严重,五千炮兵损失一千多人,损失大量大炮,这使得第二天的战斗他们面对敌人两个新军根本没有上阵的跟他们一样多的炮兵的时候打的十分惨烈,敌人的炮兵对他们的攻击使得他们的伤亡加重。

只一个早晨,敌人的炮兵就几乎击毁了他们所有的炮兵,击溃了剩余的四千炮兵,收拢兵力之后,炮兵只剩余两千余人,能战斗的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其他的不是受伤进了伤兵营,就是逃跑,始终了,要不就是彻底丧失了作战的信心,只能被看押起来了。

步兵面对敌人的新军步兵的冲击陷入了人数劣势的苦战,损失了两千兵力,受伤一千多人,这样一上午下来,光伤员就有近万人,关押两千人,看守的兵力用去一千五百兵马,真正能作战的兵力只剩下了一万五千兵马了。

战斗不会停下来,还在继续。

在几次冲击失败以后,多隆听到了后方华夏军的野战旅已经接近了四十里地,更加疯狂的进攻,企图打开一条通道同蒙古骑兵会和。

“守军先前冲锋,”

战场上不断响起汉人军官这样声嘶力竭的喊声。

这是多隆的新军部队的将领的喊声,因为后方多隆带着清军骑兵和步兵弯弓搭箭,架好大炮对着他们屁股后面,清军满族火枪兵正用火枪瞄准着他们的后背,如果他们敢于撤退,迎接他们的将是残酷的屠杀,为了活命,他们只能进攻。


状态提示:第六百一十章 主战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