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际上这也是林坚一直所担心,他不希望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局面就此打破,为此他做了许多预防工作,写信给各地的守将官员,说明情况,安抚情绪,并且自己在面对皇帝与齐王这稳健派时也表现得格外亲切随和,为的就是表明一种自己与皇室之间还没有到你死我活境地的姿态。
最终事实证明林坚的担心多少有些过虑,首先由于这些年的经营各地的实权人物几乎都是楚军嫡系或者亲楚军人士,这些人唯林坚马首是瞻,别说林坚这回还没对皇帝怎么样,即便他真想取而代之这些人大多也不会反对,而在军民中多数人对于旧帝国早已失去信心,大伙都明白如今相对和平的局面都是靠林坚以及楚军长年奋战得来的,所以如果让他们二换一,大多数人还是站在林坚这一边,故此这次事件最终并没有在帝国内部引发太大的波澜,相反倒是外界拿此是大做文章。
首当其冲的就是西北诸侯,这半年那里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的盟主赵武伤重而死,他的养女赵立被推为盟主,这位可不像她的养父那样老奸巨猾,一上台就强行吞并了西北其他诸侯,形成了北秦一家独大的局面,不止如此她还屡次进攻西秦,希望实现当初西北诸侯夺取关西,与楚军一争天下的夙愿,但可惜她面对的是当世第一流的名将陈宽,结果非但屡次无功而返,自己的地盘反而岌岌可危,要不是因为出了平原王这件事林坚约束各地人马不可轻动,北秦或许就将面临灭国的危机。
面对这种局面赵立想到了求助外援,而此时还有力量以及意愿对抗林坚以及楚军只剩下西国了,这些年由于帝国内部战乱,西国得势力是日渐扩张,如今其前锋以及与西北接壤,如果不是林坚的意外崛起他们早准备继续东进,夺取帝国内陆的广袤土地,即便如今林坚与楚军的势力如日中天西国依旧没有放弃这个战略,而这回赵立的求援以及林坚的清楚异己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插手帝国事务最冠冕堂皇的借口,为此西国首先对于林坚处理平原王一案的手法提出了异议,紧接着打着为了维护帝国王室正统的名义向北秦提供援助,甚至直接派兵,这无疑激怒了林坚以及楚军,他们首先对此向西国提出了严正抗议,希望对方中止这种行为,可西国非但不听,反而是变本加厉,林坚明白一场大仗看来是在所难免了。
由于这次的对手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北秦,更是整个西国,为此林坚特意做了番准备,将各地的精兵强将统统抽调了过来,准备与西军打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战,为此部队一直拖到这年的深秋才正式向西北进发,足足二十万大军,这是林坚从军以来所统率过最为庞大的一支军队,而且这还不包括在西北等候与他汇合的陈宽以及西秦的人马,可以说楚军这次是精英尽出,当时看着部队精神抖搂的离开洛安,林坚心中也是豪情万丈,只是当时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去竟会有那么多与自己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是埋骨他乡。
等大军与陈宽等部汇合,抵达西北时已是初冬,这里气候寒冷,甚至已经飘起了雪花,这对于多数生活于南方温暖环境的楚军而言无疑颇为不利,因此林坚一开始采取了深沟高垒,坚守不战的策略,一方面是希望部队尽快适应西北严寒的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打算从陈宽等人那里了解一下前线的具体情况。
其实西国那边一方面没想到林坚的动作会这么快,一方面其国内对于是否要与楚军正面决战也还有争议,故此如今在西北投入的兵力并不多,主力还都是蒙逊等叛逃到西国的原西北诸侯军,真正的西国军队数量不过千人,这清一色都是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西北本地的军队配合起来战斗力是相当惊人,以陈宽的策略如今最好趁西国主力还没有到来,尽快与对方决战,然后争取以追击败军为名将战火烧到西国境内,这个策略得到了包括林坚在内绝大多数将领的认同,可问题在于对方对于形势看得也很清楚,万一是坚守不战,那局面就将渐渐对楚军不利。
“其实关于此事末将早有对策,大王是尽管放心。”说到这里陈宽的脸上不禁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再说北秦这一边,最近赵立的心情是颇为糟糕,原本她向西国求援只是为了获取援助,可没想到对方居然派来了与自己素有冤仇的蒙逊,而且隐隐对方才是如今西北战事的总指挥,赵立等人反而要听他号令,这让后者是难以接受,虽然蒙逊表面上说希望大伙同仇敌忾,捐弃前嫌,可实际上赵立感觉对方一直对自己是处处掣肘,譬如最近楚军主力到来,按赵立的意思就应该趁对方立足未稳是先发制人,可蒙逊却不同意,他主张联军应该固守待援,等待西国的援军,然而每当问及西国援军何时才会到来他又不禁语焉不详,这让性急的赵立感到难以接受。
更有甚者昨天楚军派出了数百骑兵逼近联军阵地挑衅,按赵立的意思对方人少正好出去给楚军一个下马威,而蒙逊却觉得这是楚军的诱敌之计,是下令全军坚守不战,结果对方直接在营地外围是破口大骂,而且是越骂越难听,最后赵立实在忍耐不住,擅自带了三百亲兵出战,结果斩首百余级是凯旋而返,一时间联军上下是一片欢腾,就连西国将士都对赵立等人的勇武是赞赏有加,可蒙逊却以违背军令为由对赵立等人是大加斥责,最后要不是诸将苦苦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