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军事历史>中外英雄传>第四章 大战之前

过了半天。 仲八、昭远一人挑一担大粪,宋大妈挎一筐牛粪,小继柳扛着铁锨,出现在通往城里的大道上。大道两旁,是一幅禄油油的春天之色。

这会工夫,半路村的一位张老大爷跟上来。他带着父辈的神色,指着仲八和继柳脸上汗水斥责道:“瞧你这帮孩子,快热得象个水鸡了!头上的汗水,上边流成河,下边都成了盐碱摊了,就不知擦擦?非着了风得了病不安心不可!到那时怎么带领咱们穷老百姓闹翻身?又怎么打仗?”

眼下的继柳已经不再是同龄的孩子的个性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已经能当大人用了,并能给天不怕地不怕的大侠盗、青帮在海州府地区一号大头子仲八当帮手了。

见心中的大英雄仲八,能在这位张口就熊人的老农民面前,变成了一个站在家长面前的孩子,心中很受感动。又见仲八什么也不说,只是嘿嘿地笑。并一边笑着,一边扯下腰里的毛巾擦起汗来。

仲八的一言一行,让继柳深受教育。

此时,只见那老大爷又朝仲八、继柳等人一挥手:“走,快把大粪施到地里,跟我回家!”

“干什么去?”继柳不解地冲上前道。

老大爷指指太阳说:“都过中午了,快跟大爷走家吃饭去,歇歇,好好歇歇去!”

“我们已经吃过了,谢谢您老人家的好意!咱们还要转转,您老先回家休息吧!”仲八说道。

待张大爷走远后,仲八在宋大妈和小继柳的掩护下,和昭远进了马厂村,围绕着一弯弯曲曲不是路的路走去。

一大会,他们便围着赣榆县城所在地的城里村转了一大圈。

这高高的文峰塔,这近千年历史的小县城,对仲八和昭远一及宋家母子来说,都不是佰生的。

当仲八还是十岁的孩子的时候,提着打狗棒外出乞讨,就经常流浪在这里。如今说来,那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仲八放下大粪担子,从腰里扯下小烟袋,装上烟叶叼在嘴巴上,望了望城里的文峰塔,点上火道:

“咱们家乡本来就是个好地方,她位于江苏的东北隅,与山东省日照、莒县、临沂三县相接壤。其东襟黄海,南望孙悟空老家——花果山,西带沂沭,北倚沂蒙山区。境内山、水和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实乃是‘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人间宝地也。相传日本的古代文明,就是由咱国家秦朝的赣榆人——俆福从这里带的……”

昭远听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文峰塔,又扫了一眼破民房,十分心痛地说:“嘿!如今的赣榆城,也有一大些和从前不一样了。这里除了这座文峰塔边的大房子成了清廷县令的大堂外,象样子的好房子实在是太少了,处处都是些外出逃荒、要饭空下的破房子。其中,有些破烂房子的主人,还在‘闯关东’的大路上呐!”

昭远看了一眼仲八又道:“会长,叫我说,咱们的打援人马,就埋伏在那片小树林里,你看行不行?”

“论打伏击,那的确是个理想的好地势。”仲八停顿一下,先吐出了“但是”二字,然后又带着惋惜的口气说:“怕就怕敌人不从这里走。”

“这条道是,从青口通城里必经的‘海赣 ’之路哇!”昭远略带提醒的的语气:“青口的清贼只要来援救城里,还能从这里跳过去!”

“那也真难说!”

一边的小继柳真够机灵。经仲八这么一点,他立刻猜出了钟八心里想是什么。于是,他朝东边一指,又说:“仲大爷,你是不是说仲庄那边还有一条蚰蜓小道儿?”

仲八说:“是啊!从前,我挎破篮子外出要饭的时候,常走条小道儿……”

小继柳笑逐颜开地说:“俺也是从家中去赣榆县城要饭时,无意中知道这条小道路的!”

“阿,哈哈,你真行!”昭远笑了一下:“不过,清贼的援兵,也是有可能舍近求远地特地走这条小道儿的……”

仲会长笑了笑说:“你分晰的有道理!因为,他们是相互残杀、勾心斗角的坏人,而坏人的内部一定是矛盾重重呀!”

随后,他便讲起他对这次战斗的一些想法来。

在宋大妈和小继柳的陪同下,仲孟二人一边低声交流着,一边漫步走动着,还一边仔细地勘察着地形。在相互提醒、相互补充的过程中,一个伏击加攻城的雏形便初步形成了。

仲八和孟昭远完成了勘察地形的任务以后,等宋家母子回宋庄老家后。又骑马去西四乡找到孙坠秩,检查一下他的工作情况。

然后,才来到青口河南张城村,找到从前的抗清大英雄——张子渊的老家。在其后人张大爷家又召开了一个骨干碰头会,研究并修改了一下作战计划,还作了一些具体部署,而后仲八向大家说:“放好岗哨,都要好好睡上一小觉,准备晚上十时开始行动。”

“是!”大家纷纷出屋。

仲八见众人都没有走,就走到堂屋门外的小院里,仰起脸来望了望天空的星辰,走回屋来又说:“今晚天气不太好,都快回去吧只要抓紧时间,还有三个多钟头的好觉睡呐!”仲八在召开会议的同时,还完成了吃饭的任务。会开完了,他也打起了饱嗝。而后,把饭碗一推,又迎着寒风出去了。

下小雪了。

乡道上,田野里,到处飘动着雪花,覆盖着神州大地。

仲八从外边回来,刚进门,小继柳就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他的眼里,闪动着儿子


状态提示:第四章 大战之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